(资料图)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科学院27日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此次发布的系列研究报告共有五本,分别是《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湿地研究报告》《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和《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骨干体系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山地灾害减灾成效显著;山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山区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地表水体面积扩大,水质向好发展,水环境容量显著增加。
《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生态用地质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建成区绿地建设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据介绍,这些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充分发挥建制化队伍优势与学科积累优势,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各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表示,中国科学院将聚焦主责主业,在资源环境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在更多科技领域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