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爆发前磁绳结构的形成。中国科大供图
中新网合肥5月6日电(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团队近日在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太阳爆发结构在早期爆发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重构演化。
5月4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
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大气中缓慢积累的磁能在短时间内被剧烈地释放出来,将局部大气加热到上千万度——被称为耀斑,并产生大量高能粒子,同时上亿吨日冕物质携带着磁场被抛射到行星际空间。在接下来几天内,它将扰动整个太阳系的空间环境,尤其是影响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高技术系统,包括航天、航空、通讯、电网等。
自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日冕物质抛射一直是太阳和日地空间物理关注的焦点。
此次研究中,研究团队对发生在2014年教师节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爆发前形成的磁绳结构在爆发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剥蚀、瓦解和重建。
观测证据表明,爆发前具有S形结构的磁绳从小尺度的“种子”发展而来,这一过程也为团队前期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不同角度的重要佐证。爆发开始时,磁绳的足点被低层大气中一个梯形的亮带清晰地勾勒出来;在随后的剧烈爆发过程中,爆发结构的足点由于物质缺失表现为日冕中的暗化区。伴随着太阳色球耀斑带的高度动态变化和日冕暗化区域的随之漂移,爆发结构的足点位置发生了剧烈的迁移,与爆发前磁绳的足点区域几乎没有交集;而根据经典图像,表征爆发结构足点的日冕暗化区本应覆盖原有磁绳的足点。耀斑带末端则呈现极度不规则的形态以及来回拉锯式的运动,揭示磁绳内部以及磁绳与周围磁场间发生着复杂的三维磁场重联。这些现象表明,爆发过程中的三维磁场重联将原有磁绳的磁通量几乎完全替换。
据介绍,这一研究揭示了以前鲜有报导的复杂三维磁重联的细节过程及其在日冕物质抛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行星际空间复杂抛射结构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物理解释,也为空间天气预报带来启示。
标签:
上一篇 : 世界滚动:价格止跌转涨!电池级碳酸锂需求回暖 新能源车要掀涨价潮?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